2011年3月7日在越城区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越城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魏 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越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2010年主要工作回顾
“十一五”这五年,越城区发展很不平凡。全区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通过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坚持不懈的努力,“十一五”预期确定的各项主要指标基本完成,越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城市经济健康发展。五年来,我们坚持在保稳促调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现代服务业、都市型工业、城郊型农业的产业导向,努力提升城市经济综合实力。2010年行政区域实现生产总值466.4亿元,是“十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0.4%,人均生产总值达7.2万元,突破1万美元大关。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2.4∶52.4∶45.2调整为1.6∶47.4∶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十五”末的52.5亿元增加到80.4亿元,年均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十五”末的95亿元增加到253.7亿元,年均增长21.7%。201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1亿元,是“十五”末的4.3倍,年均增长33.8%。实际管辖区域累计引进商贸企业102家,创建全国商业示范社区2家。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由“十五”末的11.9%提高到20.4%,56家二环线内搬迁工业企业完成签约。累计完成农业产业化投入8.1亿元,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脱颖而出,组建各类农业合作社44家。生态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区工业比重达25%,年均提高2.9个百分点;家私城建筑面积较“十五”末扩大近1倍,成交额增长超3倍。成功创建为浙江省科技强区,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超100家,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45个,专利申请、授权总量各突破1万件,分别为“十五”时期的 14.9倍和16倍。开放型经济稳健发展,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7.7亿美元,年均增长17.9%,五年实际利用外资4208万美元。
——城乡统筹再上台阶。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着眼于城乡“硬件”、“软件”的互动融合,努力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累计投入城中村改造资金25亿元,完成涉及24个行政村、2.8万人的一期改造安置,建成11个组团计184万平方米安置房及2所小学、5条市政道路。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6亿元。完成辖区行政村规模调整,在83个村(居)全面开展村庄整治,累计清除垃圾25.4万吨,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6640只,新(改)建农村公厕1433座、农村公路45公里,创建市级各类新农村建设示范村40个。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累计建成42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实施农民住房解困工程,落实土地指标1044亩,基本解决有用地空间村农民住房困难户建房问题。新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3座、生活垃圾简易中转站47座,“农户集、村保洁、镇转运、区处置”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全覆盖,城乡垃圾清运率和处置率达100%。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降至1.88倍,城镇基尼系数控制在0.33以内,全区城市化率提高到78%。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五年来,我们以“服务城市、发展城区”为理念,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污水排放达标率超85%,城区空气质量符合二级标准的天数达322天/年,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指数由“十五”末的77提高到87。省级生态镇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11个市级以上绿色社区、19个市级生态村。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绍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和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建城2500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的举办作出了积极贡献。实施皋埠镇、东湖镇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城市社区由60个优化调整为52个。成功创建为浙江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区,基本实现标准化社区建设全覆盖,17个村完成村建制撤销工作。完成涉及218个住宅小区、18.1万居民的第一轮老住宅小区整治工程,其中建成封闭式小区45个。积极配合并参与省、市重大工程建设,五年中先后完成杭甬运河贯通等近40项重大工程建设征地拆迁任务,在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中增强了区域发展硬实力。
——城乡居民更得实惠。五年来,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2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00元,分别是“十五”末的1.6倍和1.7倍,年均增长8%以上。累计新(扩)建学校14所,撤并学校17所,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9%,浙江省教育强镇、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实现“满堂红”。新建区妇幼保健所和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机构总量较“十五”末增长31.7%,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年均人口出生率为6.2‰,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6‰。人均预期寿命达78岁。建成越城区文化馆,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达标,新(改)建61个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建成4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3个星光老年之家,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保持100%。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等荣誉,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和双拥工作扎实开展,国防动员、征兵、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政府职能不断加强。五年来,我们以“小政府、大服务”为宗旨,积极争取科学发展主动权,努力提高政府服务能力。2008年起实行新的财政体制,区级财政可调控能力逐步提升,有效保障了民生支出。2010年民生支出达7.5亿元,是“十五”末的4.2倍,其中教育、卫生财政支出分别是“十五”末的5.2倍和4.1倍。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和义务教育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社区专职工作者工资待遇全额保障,公共卫生、文体、老龄事业等专项经费逐年增加。新组建区农办、区统计局,将皋埠镇与生态产业园管委会、区商旅局与家私城管委会整合运作,政府机构、职能不断完善,市、区事权划分逐步明晰。平稳完成三个开发区105所学校及幼儿园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工作。争取了皋埠镇(生态产业园)、鉴湖镇部分区块的土地出让金返还政策,有效助推了镇域发展。社会管理事项及范围逐年扩大,政府“属地管理”职责有效落实,治安防控能力有效提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逐步建立,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得到有效维护,连续五年列入浙江省平安县(市、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建设扎实推进。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区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自营出口额增长2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7%和13.3%。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加快转型升级。实际管辖区域实现生产总值217.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5∶30.2∶67.3。实现商贸投入8.1亿元,增长5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9.6亿元、销售130.8亿元,增长18.7%和17.4%。实现农业总产值8.2亿元,增长3.1%;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发展,营业额增长77.9%。加快产业项目建设,9个市“三年建设计划”重大项目、1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6个市服务业重大建设项目、18个区级重点建设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4亿元、8亿元、4亿元、6.8亿元,全部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盛洋工业园等3个投资超亿元项目动工建设,一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指导27家龙头骨干工业企业编制发展规划,2家企业实质启动上市程序。帮助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4600余万元,新组建越信小额贷款公司,企业解困工作进展顺利。区科创中心成为全省首家省级农业科技孵化器,全区首家院士工作站顺利组建。实到外资1009.8万美元,创近年新高;引进内资8735万元,境外投资453.8万美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3%,主要污染物排放基本达标。完成1000万米印染布、500吨化纤产能削减和高能耗企业有序用电任务,淘汰1座粘土砖瓦窑,前赵工业小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完成建设。
(二)着力拓展空间平台。皋埠镇(生态产业园)商贸地块建设顺利推进,三产投入增幅超200%,吼山景区经营体制调整有实质进展。东湖镇积极发展现代仓储项目,成功引入绍兴港现代物流园。鉴湖镇综合市场及一批商住项目顺利建设,矿山迹地企业搬迁有序启动。家私城整体转型为绍兴家居商贸城方案获批,金德隆五金机电城成为市区首家专业五金机电交易市场,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完成一期招商,第八届浙江家私展览会成功举办。规划总面积3.5万亩的越城区现代农业综合区列入全省首批创建点,皋埠上蒋粮食功能区建设积极推进。留地安置工作创新推进,2家农贸市场按时开业。全年盘活标准厂房、楼宇资源22.4万平方米、存量土地135.5亩。书圣故里“旅游进社区”特色明显,成为全省社区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社区。完成绍诸高速公路建设、铁路货运东站及货场迁建、玉山路一期、解放南路延伸、越西南路延伸、越西路和环城西路北延等一批重点工程年度征迁交地任务,绍诸高速公路越城区段征迁考核结果列各县(市、区)首位。
(三)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城中村改造深入推进,完成江家溇整村拆迁,基本完成叶家堡和伟联村拆迁并启动工程建设,大学路安置房、繁荣村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江家溇村一期、塔山村东南景园二期顺利安置。凤凰山自然村、城郊村和“景中村”改造拆迁有序推进。年度实际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超1亿元,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深入开展,清理乱堆乱放物2.4万吨,硬化村道及绿化改造16.5万平方米。新建26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完成5.1公里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加快农民解困房建设,全年建各类解困房1034户(套),宅基地置换、农村房屋登记发证等工作稳步启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断加强。争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272.4万元,成功减少4个欠发达村。完善农村环境管理机制,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强集体土地管理,全年拆除违法建设5.4万平方米。推进城南“五江”整治,完成清淤25万立方米、清障(垃圾)5700吨。城南区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序启动。
(四)着力强化基层基础。将市区保洁区域划分为711个保洁网格,配备1187名网格保洁员,大力提升环卫精细管理水平。组建环卫应急队伍,“数字城管”信息案件处置综合得分列全市第一。城市社区全面实行生活垃圾机械化清运。完成杨绍线、城南大道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和鉴湖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试点工作圆满完成。10个社区完成标准化建设,社区集体“两资”管理全面覆盖。完成4个老住宅小区二期整治和5个小区截污改造工程。推行社区干部网格化服务,社区干部服务群众意识进一步增强。圆满完成上海世博会及全市系列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平安校园”建设全面加强。建立镇街巡防队伍,群防群治力量不断壮大。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80件,调解成功率达93.7%。畅通信访渠道,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上访和信访恶性事件。完成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组建工作。“五五”普法顺利完成,法律服务“一村一顾问”全覆盖,创成6个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立案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147起,9家重点隐患挂牌单位完成整改,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在市定控制指标内。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没有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
(五)着力保障民生改善。完成5所学校及幼儿园新(扩)建工程,改造加固中小学校舍5.3万平方米,顺利撤并(撤销)5所学校。完善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全区83.3%的在园幼儿就读省等级幼儿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创建18个小康体育村、1个省文化示范村,越城文体节等活动成功举办。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通过药品降价半年让利1382万元。完成鉴湖镇、塔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新(改)建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站规划完成率、标准化建设率达95.8%和9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超98%,第三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达66%以上。免费婚检率、孕前优生检测率为91.5%和100%。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入户登记顺利完成。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270人,帮助3090名下岗失业及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充分就业村”等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建成镇街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和2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4个星光老年之家,民办养老机构规范运行,全国首个“敬老月”活动扎实开展。
各位代表,“十一五”期间,我们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及体制、环境、要素制约等一系列复杂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市委、市政府、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克难奋进的结果。五年来,政府工作得到了市级部门、各开发区、市直属分局、驻地部队、市区各金融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大力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企业家、离退休老干部、外来建设者等为越城区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向各位代表报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预期指标中,城市化率低于预期目标7.7个百分点。2010年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实现增加1.5个百分点的预期目标;地方财政收入已实现2010年预算目标,但因上年收入实绩数扩大而没有实现8%的预期增幅。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的“低、小、散”问题仍比较突出,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产业竞争力和龙头企业带动力偏弱,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城市化推进步伐不快,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明显,农村环境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仍有不少欠账,离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还有较大距离。经济社会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维护社会稳定任务十分艰巨。政府工作的体制机制仍不够顺畅,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效率仍待提升,少数干部的工作能力及个人作风仍需提高和加强。以上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根据中共越城区委《关于制定越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政府深入研究并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编制形成了《越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提请大会审议,下面就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关于《纲要(草案)》编制的总体把握
一是全面把握战略要求及方向定位。区委《建议》在深入分析我区面临的内外环境和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纲要(草案)》根据区委确定的原则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设置了必要的经济社会发展量化指标,并安排了一批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重大项目。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建议》内涵要求。区委《建议》提出了越城区“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主责和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以转型发展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维护稳定为主责,是核心城区的现实要求;在全市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成为全市宜居宜业示范区、城乡一体先行区、城市管理精品区是越城区科学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纲要(草案)》通篇贯穿区委《建议》的内涵要求,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指标和工作措施。
三是努力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纲要(草案)》坚持把中央、省、市和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目标任务中,也坚持从区情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安排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指标体系,尽可能体现越城区特色。坚持从长远着眼、从近期着手,强化了“十一五”期间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加强与市“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努力体现规划实施的连贯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关于“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纲要(草案)》根据区委《建议》提出了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按照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维护稳定为主责,着力发展城市经济,着力推进城乡一体,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社会管理,着力构建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明确了今后五年越城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全市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成为全市宜居宜业示范区、城乡一体先行区、城市管理精品区。为此,《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指标体系。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更加富裕。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015年行政区域生产总值达到71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1万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自主创新为依托的先进制造业基本形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2015年实际管辖区域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5:26.5:72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保持9.5%和10%以上的增长速度。
——城乡一体深入推进,共融更加明显。城乡一体、布局均衡的交通路网、社区服务、环卫管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5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8‰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1.85倍以内,低收入农户生活得到保障。城中村二期改造积极稳妥推进,农民危房和住房困难问题基本解决。到2015年,城市化率达到80%。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更加优美。节能减排全面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规模。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主要能耗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到2015年,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符合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25天/年,水环境质量达到四类以上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鼓励引导印染企业逐步搬离主城区和古运河沿岸,污水排放达标率大于90%。
——建设管理日趋规范,社会更加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创特,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公平正义、和谐共融的社会基础进一步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新型社会救助、优抚、福利体系逐步健全,基本民生进一步保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利益协调、矛盾调节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严密,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13%以内。
(三)关于“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对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主要有九个方面:
一是构筑“一主二片”格局,优化区域空间结构。要按照主城区(市区二环线以内区域)、东部片区(皋埠镇和东湖镇区块)、南部片区(鉴湖镇和城南街道部分区块)的空间布局,调整和完善空间开发结构,形成结构合理、功能明确、优势互补的空间发展格局。
二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坚持以发展城市经济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集聚提升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城郊型农业,加快推进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三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加快三镇城市化进程,提升城乡环卫管理水平,加强城郊结合部整治,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并淡化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实现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四是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努力促进民生改善。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医疗卫生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劳动就业保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使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五是注重科教人才,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才支撑,深入推进科技进步,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构筑人才高地,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城区建设。
六是突出以文化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要按照建设“文化休闲城市”的目标,加强文体基层基础建设,繁荣发展基层群众文化,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构建形成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群众文体服务体系。
七是围绕“生态区”建设,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大力改善生态环境,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八是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社会管理新模式转变。
九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发展保障措施。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解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通过完善政府服务机制,创新农村发展机制,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快形成推动越城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任重道远。在今后五年工作中,我们一定会把奋斗目标逐项逐条细化,一步一个脚印抓好落实,努力让政府工作经得起人民、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三、2011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建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增加1.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自营出口额增长8%;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任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98‰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三产强区”战略,大力营造服务业发展氛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积极引进新型商贸业态和知名品牌,加快发展商贸特色街区,推动“诚信一百”家政服务面向全区提档升格,提升社区服务业发展水平。鼓励纺织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通信电缆、医用敷料、电子机械、包装、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稳定持续发展。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各类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二环线内工业企业“提转搬”,积极引导城区剩余印染、建材企业转行、转移、转产。鼓励农业企业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之路,提升“服务城市、服务市民”的城郊型农业特色。
深化产业平台建设。发挥生态产业园主平台作用,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成长型企业,加快推进土地清理和用地性质调整,努力化解遗留问题,促进园区持续健康发展。完成家私城转型为绍兴家居商贸城整体规划编制,启动绍兴金世界商贸综合体、啄木鸟家居市场转型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建设,办好浙江第九届家私展览会。高标准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加快龟鳖产业精品园等特色农业项目建设;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扎实推进各镇粮食功能区建设。深化书圣故里、吼山景区开发建设,推动休闲旅游业新发展。
扩大产业升级投资。全面推进计划总投资67.6亿元、年度投资29.8亿元的58个产业项目建设,突出抓好盛洋工业园、天龙大厦、远洋化纤无纺布制品等投资超亿元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绍兴大厦改建、城西商务中心、天宇名都大酒店等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金时达包装等工业重点项目和越州家禽生态养殖精品园等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重点项目联系帮扶、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等制度,提振产业投资信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税源经济培植。以财政体制新一轮调整为契机,把发展税源经济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设立镇街税收增长奖、企业税收贡献奖,充分调动镇街发展税源经济和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加强基层招商队伍建设和存量资源跟踪摸排,全面加大招商推介力度,积极争取、吸引、培育税源增长点。稳步培育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创税高端业态,带动城市商业氛围和税源建设同步提升。深化个人出租房税收代征工作,不断增强街道经济实力。
提升创新开放能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力争培育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超8家、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超50项、保持各1000件以上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举办越城区科技商贸服务节,加大科技对商贸服务业的支撑。发挥区科创中心“农字号”特色,提高现代农业科技含量。积极培育自主出口品牌,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引导企业用好国家鼓励进口政策,拓展境外投资和利用外资领域,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强化生态环保建设。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落实新建项目能耗、环境评估审查制度。强化企业节能减排主体责任,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生产工艺。推行能耗精细化管理,完善企业用能增长和污染物排放预警机制,规范企业用能及排污行为。扎实开展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加强“五江”整治后续管理,推进城南区块、浙东古运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化工业小区污水治理、南部山区非法开采和小熔炼整治等工作。
(二)推动城乡一体融合
着力打造城市化延伸区。加快推进皋埠镇高档住宅开发建设及商业一条街集聚,启动千客隆皋埠购物广场、古运河文化休闲广场(二期)建设,全面提升“银皋埠”的人气和品位。以绍兴港现代物流园落户东湖镇为契机,积极开发运河经济,培育生产性物流等业态,促进镇域中心集聚。紧抓“城市南大门”发展机遇,强化鉴湖镇域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镇综合市场、解南公路以南地块度假酒店等商住项目建设,推进矿山迹地企业搬迁及部分区块工业企业“提转搬”,启动一批休闲会所建设,加速“南闲”转型步伐。
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启动城郊村、横桥村、念亩头村(一期)等城中村和“景中村”改造拆迁工作,合理运用“模拟拆迁”模式,努力实现拆迁效率与平稳有序的有机统一。加快江家溇二期安置房建设,完成大学路拆迁安置房整体工程和叶家堡、伟联组团安置房主体工程,全面落实大学路、繁荣村(中兴南路段)等已拆区块拆迁户安置工作,配合抓好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三证”办理、小区环境管理等后续服务,提升城中村改造在城市化推进中的贡献度。
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巩固并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以“连线成片”为理念,精心打造绍坡公路沿线、西桐公路沿线、上樊公路沿线等新农村建设精品线路。再建17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加强已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后续管理。推进皋埠、东湖、鉴湖三镇和城南街道农民集中解困房建设,完成2000户农房改造任务,推进宅基地置换和农村房屋登记发证等工作。深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工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
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作机制,配足配强村级环卫保洁人员,优化提升农村保洁作业标准。增建皋埠镇、东湖镇垃圾中转站,推进农村公厕、垃圾箱改造和环卫破损设施维修。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增强农村居民环卫保洁主体意识。试行集镇网格化保洁机制,加强镇环卫所和环卫督查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环卫监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借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全力配合做好绍诸高速公路建设、萧甬铁路“平改立”等省市重点工程及越兴路、中兴南路、绍大线、环城西路、越西南路、玉山路、大明路、南池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征迁工作,启动绍诸高速公路皋埠段连接线建设,加强辖区农村公路维养和管理。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攻坚克难,全面加强沟通协调和矛盾化解,借势、借力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城乡融合打实硬件基础。
(三)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提高城市常态保洁水平。完善“数字城管”运作机制,加强“环卫110”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环卫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信息案件按时结案率保持在90%以上。逐步增配高压冲洗车等环卫机械化装备,不断提高保洁效率和道路洁净度。优化城区环卫网格化管理区域,配置网格管理人员,完善“扫、运、管”分离、定人定时定责的城区精细保洁模式,以常态保洁的城市形象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综合考评和国家卫生城市复查。
完善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启动实施城市公厕“提档升级计划”,突出内部改造、设施更新、管理维养等重点,改造提升一批城区公厕,适度配置一批流动公厕,鼓励市区沿街单位开放一批内部厕所,提升城市“文明窗口”形象。开展“垃圾不落地”清洁城市行动,启动小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完善城市社区电瓶垃圾车清运作业机制,推进居民区垃圾房改造、背街小巷道路维修保养等工作,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加强公共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大学路周边、蜂场姜家园小区等重点区域和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贸市场、批发交易市场的管理升级,配合做好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和占道经营行为的取缔,落实常态、长效化监管措施。严格整治建筑垃圾违规处置行为,提高建筑垃圾执法监管水平。强化村镇建设监察中队建设,加大控违拆违工作力度,坚决遏制集体土地违法建设新增势头,努力打造干净整洁、公平有序的公共环境。
推进基层文体繁荣发展。围绕浙江省“体育强区”创建目标,启动区文体活动中心(鉴湖镇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推进基层文体设施“达标升级”,举办好越城区首届全民运动会、第八届越城邻里节、第七届越城读书节等文体活动。加强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深化“文化进城下乡”等活动。依托新农民文明示范工程、“春泥计划”等载体,广泛开展公共文明理念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助推绍兴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四)强化社会管理创新
提升社区建设管理水平。完善星级和谐社区考核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和政策扶持,努力转化提升一批“薄弱社区”,扶持打造一批“精品社区”。加强社区工作者、民间组织、志愿者队伍建设,深化完善社区工作模式。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协助政府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积极推动已“撤村建居”社区管理与城市社区并轨。继续推进老住宅小区整治改造,进一步完善已整治小区物业管理、设施维护等长效管理模式。
深化城乡综治一体管理。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从快从重打击违法犯罪,深化落实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和校园安保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城乡综治一体化管理,不断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强化治安视频监控等技防监控系统建设。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组织网络,创新多种管理模式,在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有效防控、打击违法犯罪。加强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的监督管理。扎实开展各类平安创建活动,力争继续列入省级“平安区”。
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深入构建“大调解”格局,建立镇街联合调解中心,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深化“信访积案化解年”和基层信访“五个一”活动,提高初信初访办结率和信访积案化解率。规范市长热线来电承办、区长信箱网上信访办理等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强化重点企业经营状况监测、服务和企业解困工作,确保经济领域稳定。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扩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面,严格执行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指标控制在市定指标内。加强防火、防台、防汛、防疫等工作,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强化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领域的监督执法。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人民武装建设,抓好国防动员、兵员征集等工作。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对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推行村委会成员竞选承诺、创业承诺、廉政承诺、辞职承诺等制度,配强村级配套组织成员,提升村委会成员履职能力。健全基层民主决策和议事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三资”和社区集体“两资”规范化建设。启动“六五”普法工作,争创一批省、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推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实现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
(五)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启动新皋埠镇中学、经济开发区迪荡小学、袍江新区新马山镇中学和袍江中学、镜湖新区灵芝小学和城北小学6所学校新(扩)建工程,完成少儿艺校等6所学校在建工程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总任务。完善镇中心幼儿园运作体制,启动东湖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新办1所城南区域幼儿园、5所中心村幼儿园,整顿取缔一批无证幼儿园,争取85%的农村幼儿园成为省等级幼儿园。开展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绍兴市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工作,推动基础教育和社区教育加快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皋埠、蕺山、北海等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率、服务站规划完成率和标准化率实现三个100%。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口覆盖面,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在缓解“看病贵”的同时着力保障“看好病”。进一步加强以流动人口为重点的计生服务管理工作。
强化就业创业“四大创建”。开展创业型城市、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充分就业村、劳动关系和谐村居“四大创建”活动,加强基层就业服务队伍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积极提供符合劳动者需求的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就业创业保障水平。加强人才交流和劳务对接,积极帮助企业缓解“用工荒”。强化清薪维稳工作,积极防范和处置企业拖欠工资行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区老年服务中心(鉴湖镇老年服务中心)和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拓展城乡养老服务平台居家养老功能。建立民办养老机构星级考评制度,规范提升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探索民间实体介入养老服务“以奖代补”机制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制度,积极培育发展养老服务专业队伍,推广政府补贴购买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群体生活得到更多关怀,努力打造养老服务的“越城特色”。
提高社会基本保障水平。落实市级各项社保政策,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落实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推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巩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成果,完善灾害应急救助体制,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建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拓展慈善事业,推进红十字会工作。落实双拥政策,提升优抚工作水平。
(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大兴奋发向上之风。立足开局之年的高标准、严要求,引导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力倡导“创先争优”、奋发向上、敬业爱岗的干部作风。继续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城乡统筹提升年、基层基础强化年“三个年”活动,动员全区各级干部集中精力、敢挑重担、勇担责任,切实提升坚韧不拔、动真碰硬的落实力和突破力,确保政府服务在开局之年有新作为、干部作风在开局之年有新气象。
坚持依法行政之要。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认真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大力支持工、青、妇、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深化政府法制工作,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恪尽高效服务之责。加强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和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学习,切实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破解难题和科学施政能力。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做好新组建或机构调整部门的“三定”工作。坚持“以实绩论英雄”的理念,加强目标管理、过程督查和行政问责,确保上级和区委部署落实到位,确保群众呼声及时回应、反映问题切实解决。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等各项工作,确保政府高效服务在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得到良好体现。
严守廉洁从政之规。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廉政建设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健全重大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控长效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评估、政府投资审计和行政监察,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政府负债行为。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严控行政经费、一般性支出和公务消费,集中力量推发展、保民生。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成就令人瞩目;展望未来,目标催人奋进;把握今天,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区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给了我们负重奋进的无穷力量和必胜信心。在中共越城区委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全区人民同心同德,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为建设越城区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